短視頻和社交媒體的種草,是如何推動一座城市出圈的?

近來,淄博在一眾網絡紅都上已成了“頂流”。各大網紅、媒體和游客紛紛發(fā)布了“淄博燒烤”的小視頻,在網上引起了廣泛的熱議,不少線下的燒烤攤都出現(xiàn)了“排隊”現(xiàn)象。

那么,短視頻、社會媒體的“種草”,又是怎樣讓一個城市成為“網紅”呢?淄博烤肉的流行可以被模仿么?今天,全媒體人(ID: Quanmeipai)專訪了暨南大學傳媒系教授兼娛樂傳媒研究中心主任的晏青,為您做了一個詳盡的回答。

小鮮肉:“淄博燒烤”又要來了

第一個問題:短視頻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力量,能讓一個城市在這么短的時間里,就能讓一個城市的人氣暴漲,還能讓一道菜在網絡上火起來?

晏青:“短視頻”的傳播方式具有清晰度高、參與性強、娛樂性強、通俗性強等特點,它的這些特點使得“淄博烤肉”很快就成為了熱門話題。

例如,由于清晰度高,網友們可以在這一場視覺盛宴上,看到一只烤得滋滋作響的烤箱。同時,網民的海量分享、無縫連接的互動設定以及豐富的社會線索,讓網民們即使是在天涯,也能嗅到“小串+小餅+小蔥”的誘人香味。淄博烤肉能受到這么多人的關注,也得益于短視頻的低門檻、廣大群眾的參與,使得它成了一種極具娛樂性的媒體事件。

問題二:網絡創(chuàng)造的各種奇跡,從人物到事物,從一個節(jié)目到一個城市,都在發(fā)生著。一些媒體評論人士表示,“網絡紅人的出現(xiàn),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,淄博烤肉市場的火爆,具有強烈的偶然性?!蹦阌X得這是一種巧合,還是一種必然?

晏青:“短片”“神化”是一種不可避免的現(xiàn)象,在媒體的發(fā)展過程中,“短片”已經成為了現(xiàn)代社會中最重要的一種傳播方式。大眾對報紙,電臺,電視,網絡媒體的偏愛,已轉向手機媒體,特別是短片媒體,因此,手機用戶已突破十億。在現(xiàn)代社會,“刷”“發(fā)”“短”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,因此,“短視頻成神”的現(xiàn)象是不可避免的,而且將會變得更加普遍。

而想要在短視頻中火起來,所需要的前提是什么?讓我們先來看看淄博的燒烤吧,從一開始,“一群大學生,乘坐高鐵,前往淄博吃燒烤吧”,就有很多美食博主來此,后來,一位專業(yè)的美食博主,對淄博十個攤子進行了檢測,結果都是一樣的,這也是為什么會有人這么做的原因。之后,淄博市政府和山東省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優(yōu)惠措施,比如“燒烤專列”,這也是確保了這股熱潮能夠繼續(xù)下去的原因。在此過程中,淄博烤肉更體現(xiàn)了山東人民的誠信和熱情,成為一種風靡網絡的“軟實力”。

因此,要在短視頻中成為“明星”,必須具備兩個條件:第一,內容要符合觀眾的情緒結構,符合觀眾的真實關切;二是擁有“出圈”潛力。通過大眾符號的生產、轉換或意義的再生產,可以在短時間內被更多的網友所接受和消費。

網絡種草:誰能抗拒遙遠的風景

問題3:正如你之前提到的,關于淄博烤肉的討論最初是由一些大學生通過短視頻、社交媒體等方式“種草”出來的。當你在網上瀏覽這些信息的時候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你是如何被這些信息所吸引的嗎?

晏青:“媒介種草”是一種新的社交網站,一開始只有普通用戶會被安利,后來因為進入門檻較低,社會化程度較高,所以才會出現(xiàn)這種現(xiàn)象。

從本質上講,這是一種網絡社會參與式文化的具體表現(xiàn),它以 Web2.0網絡作為平臺,把全體網民作為主體,以一定的身份認同,以積極主動地對媒介文本進行創(chuàng)作、傳播媒介內容、加強網絡交往為主要方式,創(chuàng)造出了一種自由、平等、公開、包容、共享的新型媒介文化樣式。

從種草人的分享,到接踵而來的被種草人的加入,也許還會讓人對娛樂活動產生一種傾向。媒介享受的情感傾向理論(affective disposition theory)可以對這種現(xiàn)象進行解釋,在不同類型的虛擬社區(qū)中,人們很容易由對虛擬社區(qū)的好感上升為對社區(qū)成員的信任,進而對成員所種草的內容產生信任。事實上,這種以情緒為基礎的接受,也是網民在面對大量信息時,為節(jié)省認知資源而采取的一種方式。

第四個問題:淄博的烤肉,西雙版納的潑水節(jié),都是最近幾個比較火的短視頻,很多人都是靠著自己的粉絲,或者是靠著自己的粉絲,才能在網絡上看到自己的粉絲?!芭R場感會不會成為吸引更多人關注、持續(xù)更長時間的關鍵?”

晏青:“遠距離參與”這一現(xiàn)象折射出兩大特點,一是數(shù)字化的時代使得“在場”有了可能,特別是短視頻的實時性和可見性,豐富了傳統(tǒng)媒體的參與“線索”;二是“替代性滿意”,這是在數(shù)字通訊時代,使用者對資訊接收的一個顯著特點。兩個人的實體在同一個空間里彼此不存在,使使用者將數(shù)字分身視為自己的完整復制,從而產生一種“共存”的幻覺,構成“在線身體”。通過影像、聲音等方式,短視頻以“在線身體”為載體,以碎片化的紀錄與模擬方式,力圖在物質空間中展現(xiàn)出身體實踐的特性,并以此為載體,以“消失”的身體為載體,實現(xiàn)“返場”,并通過媒體來滿足自身的需要。

在可見性、連通性方面,短視頻都有一個優(yōu)勢,那就是創(chuàng)造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,這樣才能保證用戶的注意力和持續(xù)時間。在內容碎片化和海量化的媒體生態(tài)下,提高觀眾的現(xiàn)場體驗,是提高其傳播力的關鍵。場景化的傳播可以創(chuàng)造一種沉浸式的存在感和參與感,提高用戶的感知體驗。在“短視頻”時代,“場景”的“邏輯”與“價值”表達模式正在發(fā)生變化,“沉浸感”的社會情境正在向真實世界靠攏。

但光有現(xiàn)場還不行,真實的場景和事件,才是長久的“注意力引擎”,才能滿足觀眾的情緒需求。應當說,創(chuàng)造出一個符合人性,符合大眾需求的場所,就是使用者可以投入精力,投入時間的地方。

網紅城市:一個娛樂性的表述與一個泛社會的狂歡節(jié)

問題5:最近幾年,我們看到了長沙,柳州等“網紅”,大家都在納悶,怎么淄博成了“網紅”呢?對于“都市熱”的成因,有學者提出一句話:“網感”,即地方文旅局的網感,商家的網感等等。所以,那些在網絡上走紅的網紅,是不是真的有一種特別的“網感”?

晏青:這些因為短視頻而走紅的網紅城市,有許多共同之處,我們可以將其歸結為“網感”。

“網感”是人們在網絡文化中,根據信息的傳播與鏈接方式而形成的一種認識習慣與表現(xiàn)方式。所謂的“網感”,指的是對網友的想法的重視,它的特點是碎片化、娛樂化、年輕化,它的特點是有故事的爆點,有感情的痛,有很強的參與度,也有很強的體驗。

淄博這次城市傳播的“網感”表現(xiàn)為:第一,以淄博為代表的“高鐵燒烤”、“大學生徒步旅行”等通俗易懂的詞匯;二是以泛社交為基礎,以強烈的情感為基礎的網絡狂歡,“互動”是網絡的特點,并在此過程中獲得“平等對話”的感覺。網絡紅城的“網感”,給城市的傳播,帶來了一種釋放情緒的方式,通過線上和線下的互動,可以讓人們感受到一種生活的氛圍,可以讓人們盡情地釋放,盡情地想象,盡情地體驗。

第六個問題:在“造神”方面,短視頻是不是有一定的限制?靠著短視頻而火起來的網絡紅城,會不會在熱度褪去之后,再次陷入沉寂?

晏青:與其他媒體一樣,短視頻也有其自身的特點,對于一些熱點話題,也有其自身的限制。對于短視頻來說,“是蕭何的功勞,也是蕭何的功勞”,它的成功,是因為它的能見度,它能展現(xiàn)出豐富的場景,它能給人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,還能給人帶來濾鏡和特效,但這種強烈的沖擊和奇觀很難保持,所以,它必須要進入2.0版的“造神”,也就是從感性的、狂歡的、娛樂的體驗,變成一種意義的創(chuàng)造。

根據瑪麗·奧麗弗和道爾夫·齊爾曼的“雙動機”理論,娛樂活動既有感性的、快樂的、狂歡的一面,又可以使人們進行內省,獲得意義,進而達到自我的一面。所以,當網紅城市在創(chuàng)造娛樂、狂歡和享樂的時候,也應該在適當?shù)臅r候,將大眾引導到意義生產、自我實現(xiàn)甚至自我發(fā)展的道路上來。畢竟,快樂只是暫時的,很容易讓人“移情別戀”,只有有意義,有成長,有成長,有成長,才是真正的人生。

友情提示: 軟盟,專注于提供全場景全棧技術一站式的軟件開發(fā)服務,歡迎咨詢本站的技術客服人員為您提供相關技術咨詢服務,您將獲得最前沿的技術支持和最專業(yè)的開發(fā)團隊!更多詳情請訪問軟盟官網http://m.greendata.org.cn獲取最新產品和服務。
? 版權聲明
THE END
喜歡就支持一下吧
點贊500 分享